荷兰的设计很无趣?别逗了,连大裤衩都是他们设计的......
因为恶劣的地理状况和生存条件,荷兰人非常重视设计。担心被海水淹没?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建设运河、水闸、排水设施…这些基础建设都靠精心的设计,要是哪个细节出错了就是生死大事。荷兰不仅面积小,人口还特别多1700多万人居住在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站着都嫌挤。
荷兰的设计特别懂得利用空间,重视功能和细节。虽然德国以严谨理性著称,但荷兰的超级处女座品质绝对可以拿第一,毕竟德国没有生存压力啊
现代主义设计对意呆利、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不论好坏都是一种新鲜的设计风格,毕竟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嘛。
但是,荷兰人因为生存条件太恶劣,早就自发学会现代主义设计,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20世纪初荷兰比较封闭,也不大爱社交,其他国家都在轰轰烈烈地搞什么立体主义运动、工艺美术运动…荷兰一想不行,我们也要努力,于是搞了个“风格派”,没想到一下子走红!与苏联的构成主义和德国的包豪斯主义并称现代主义的三座大山。
当时蒙德里安跑到巴黎去玩,第一次见识到立体主义画派,觉得好厉害好想学
回来之后就和好朋友杜斯伯格一拍即合,创办《风格》杂志。这本杂志的神奇之处在于每期只发300本,竟然还能笑着活下去?!
蒙德里安特别喜欢用黄金比来切割几何形,他认为最简单的几何和最纯粹的色彩就很好啦,完全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比如这幅超级有名气的《红、黄、蓝的构成》。
我猜他原本是铺地板砖的,不然咋这么像?
以最基本的元素、基本原色和非对称形式进行几何结构重组
放到现在依然是爆款设计,运用在建筑、时装、手机壳周边…包括知乎之前刷屏的地铁广告也运用了这幅绘画的元素,感觉欠了蒙德里安一个亿的版权费
而且顺应当时工业生产的需要,“风格派”提倡统统抛弃复杂的元素,用基本的线条、色彩和块状来表达不规则中的均衡之美~
二战中荷兰被德国占领受到战争极大的创伤,当然啦,这时候有钱的美国爸爸又来扶持荷兰的经济。
战后政府以各种政策理由砸钱促进设计的研究,以私人企业和国企并行发展的模式,毕竟设计好才是大家好
政府主导的几个项目不但没有烂尾质量都非常高,看来领导们也很有设计品位
比如荷兰1946年重建的什佛尔国际机场。当时除了荷兰,其他国家的机场也在战争中被损毁了,但是建设一个新机场的难度太高。
只有荷兰政府很快组织了大量优秀的设计技术人员,建造了这座充满现代主义风格的机场,在建筑、室内、平面和工业产品设计上都彰显了实力!还给其他国家很好的示范作用
荷兰政府的充分赞助,使得设计师可以安心做设计,只要有极高的设计才华,就不用担心名利地位
就连荷兰的货币都是设计师全权参与设计的,虽然2002年以后被欧元取代。当时很多国家都喜欢用名人肖像设计货币,比如我们的毛爷爷…但是荷兰喜欢创新。率先发行没有人物的货币,请了当时特别厉害的平面设计大师来设计,极富艺术色彩,沿袭了“风格派”的传统~
荷兰:毕竟我是文森特.梵高、埃舍尔、伦勃朗的故乡,这点艺术才华还是有的!
除了政府,民间设计也十分给力,特别是大企业的发展,其中最牛的就是飞利浦公司,由机械工程师杰拉德.飞利浦创建,这是一个有追求的富二代,放着家族企业烟草咖啡生意不做,自己去创业,而且还闯出了一片天
飞利浦到二战后成为国家电器制造中心,甚至近二分之一的出口都来自飞利浦,这是贡献了接近一半的GDP啊,与当时德国的AEG、西门子竞争。
要知道飞利浦的工业设计部门是从技术部门分离,所以设计师都很忙,不仅懂设计还懂技术,研究不同国家市场的偏好,了解最新技术,设计出创新简单还耐用的产品,就差去用户家里家访了没买过也听过飞利浦的电动剃须刀、音响、电动牙刷吧
听过听过,绝对不说没听过
荷兰和丹麦两位大兄弟可以好好聊聊。都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全民都有很高的设计品味,依靠设计发家致富~
他们的设计拥有理性化、功能主义和高度的次序性的特点,但是荷兰还有文森特.梵高这些大师级的艺术大师在设计上多了微妙的色彩和艺术性!
中国也用过荷兰的建筑设计,比如大都会事务所OMA创始人雷姆.库哈斯,给中国设计新中央电视台大楼。没错,就是你们所说的大裤衩还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而且荷兰人喜欢运用新材料设计。比如废弃的金属、塑料、合成材料…总能发现可以拿来设计的灵感,好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到现在3D打印也不放过!已经有荷兰设计师磨拳霍霍要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时装、建房屋、建大桥…果然是干大事的人
荷兰到现在不论是平面、工业还是建筑、服装设计在世界都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你给荷兰的设计打几分?
来源于:中荷商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