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快讯 发表于 2019-6-5 23:10:41

荷兰是下一个欧洲门户?或将成为英国脱欧之后的最大赢家

这段时间,关于欧洲的大新闻不少,一般的关注有两个: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辞职,以及欧盟大选,不过在这里我谈的是荷兰这个国家。

最近,在《金融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专栏作家西蒙·库伯,库伯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荷兰,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欧洲门户 。

现在的欧洲门户是谁?英国。



所谓门户,就是那个进入和连通整个欧洲市场的中心。有很多大型公司,欧洲总部或者生产中心都设在英国。全球各地的原材料、零部件汇总到英国,在英国完成组装生产,再运到其他国家卖出去。这些就是门户地位的体现。

不过,英国一脱欧,这些公司就麻烦了。比如进出口可能会有关税,跨国卖货要有牌照,边境运货时间会延长,等等,总之是一系列麻烦。所以,很多公司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要把英国的业务转移出去。这种现象,媒体称之为“公司难民”。



不过,可别被“难民”这个词迷惑了。这些公司可都是索尼、松下、空客、汇丰银行等等这样的跨国大公司。这么高级的难民,谁不想接收啊?所以现在有好几个欧洲国家,比如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等等,都在争抢这些公司难民,简直是一场人才和资源的争夺战。

在这场争夺战里,荷兰可以说是一匹黑马,跟你们说几个数据:

自从英国宣布脱欧以来,有60家公司把他们在英国的办公室搬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索尼和松下,干脆把欧洲总部直接搬了过来。不只是这60家公司,现在正在跟荷兰政府讨论搬迁的公司,有250家之多。不只是企业,欧洲的政府机构也看好荷兰,欧洲药监局,就已经把办公室从伦敦迁到了阿姆斯特丹。



所以荷兰到底是有什么吸引力,能让它成为“英国难民”的接收大户呢?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是不是政府给了优惠政策,或者荷兰税收低,等等。

这些都没错。不过,《金融时报》的库伯看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底层的视角,是文化的视角。

在这跟你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人,库伯在荷兰长大,在英国牛津接受教育,现在住在法国巴黎。可能因为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所以他对欧洲的观察,细腻深入,角度独特。去年《金融时报》评选出10大最受欢迎专栏文章,排名第一的就是库伯的欧洲评论。

他认为,荷兰之所以能成为未来的欧洲门户,有两大竞争力。

第一个竞争力,是英语文化的优势。

在荷兰,虽说母语是荷兰语,但是英语的普及率也非常高,它就相当于荷兰人的第二语言。在荷兰的大学里,70%的硕士课程都完全用英语授课,而且越来越多的本科课程都用英语来教了。在荷兰大街上,就连理发师、公交车司机说英语都很流利。



库伯甚至认为,英语在未来很可能会代替荷兰语,成为荷兰的第一语言。

说一件事,你就知道荷兰语有多式微了。在阿姆斯特丹有两所公立大学,其中一所叫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这所大学竟然在今年取消了荷兰语和荷兰文学的本科学位,原因是根本就没有学生感兴趣。现在整个大学里5个荷兰语专业的教师,带5个学生。前两年我们国内有个新闻,说北大古生物系,有一年只有一个毕业生。所以这么看来,荷兰语专业的地位都快跟古生物系差不多了。

可别小看了语言这件事。任何一个欧洲国家要是想吸引那些跨国公司,语言便利都是最最基本的条件。你想想,如果你的公司过去一直都用英语跟员工沟通,用英文准备各类文件,用英文跟政府机构打交道、在法庭里解决纠纷,如果突然要换一个语言,那成本得多高?

而且,语言这件事,还不止是方不方便的问题,语言也是一种软实力。



库伯在他的文章里,提醒我们注意今年在达沃斯论坛上的一个小细节。在会上,有个荷兰记者火了。他叫Rutger Bregman,之所以火起来,是他对达沃斯的那些富豪们,提了一个非常犀利的问题。他说:你们都在聊不平等的问题,但是为什么不说说,有钱人应该多交税这件事呢?这就好比说,我们在开一个消防员大会上,但是没有人能提水这个话题。他的这句吐槽太犀利了,一上推特马上就火了。

这个小细节,一般人可能看个热闹就过去了。但是库伯擅长的就是从细微之处见真知,他认为这件事是一个信号。他说,这个记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用的可不是荷兰语,而是流利的英语。而且,记者所在的荷兰报社还宣布下一步要推出英文报纸。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英语主导的信息圈子里,荷兰的年轻一代已经开始跟英国人和美国人竞争了。语言,就是影响力,语言,就是话语权。

库伯认为,比起语言,荷兰还有个更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国际化。

如果我问你,你觉得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哪个,你会说哪里?美国?新加坡?但事实上,是荷兰。



德国邮政集团DHL每年都会推出一个报告,叫做全球连通性指数,在这个报告里,他们会评估100多个国家全球化的程度,他们考量的因素有好几层,比如说这个国家跨境投资的总量,移民和游客的人数,甚至是打国际电话的时长,根据这些因素计算出一个指数。指数越高,全球化程度越高,荷兰就是排名第一的国家。

从物流,你就能看出荷兰跟其他国家的联系有多紧密。荷兰的物流,非常发达,如果一个公司从阿姆斯特丹或者鹿特丹发货,42个小时之内,能触达的人群多达1.6亿人。当然,这可能没法跟中国比,但是在欧洲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你可能觉得,我们现在是在说荷兰的基础设施。但是你要知道,荷兰能走到今天,离不开一种开放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始扎根了。历史上第一个跨国公司,就诞生在荷兰,名字我们都知道,就是17世纪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大量的外国人到荷兰做生意。在巅峰时期,整个荷兰几乎垄断了全球一半的贸易。这些虽然都是历史了,但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基因,不就写在历史里面吗。

以上就是西蒙-库伯在他的专栏里带给我们的分析。他提醒我们关注荷兰,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这个国家的潜力。他认为,语言和国际化优势给了这个国家一个扎实的基础,让它有实力成为下一个欧洲门户。

当然,如果你要深入了解荷兰这个国家,你会发现它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太多太多。我就再说一个细节:全球农产品的出口大国,排名第一的是美国,排名第二的就是荷兰。

这件事,乍一听很奇怪,因为荷兰地方又小,劳动力又贵,按理说不适合农业。但是荷兰人创新,靠高科技硬是搞成了一个农业大国。



在其他地方,一公顷地平均产9吨土豆,在荷兰的高科技农场,一公顷产20吨。你要是去荷兰的农田里,会发现荷兰农民用无人机采集数据,用无人驾驶的拖拉机耕种,用LED光养西红柿。要说全球农业的硅谷,荷兰当仁不让。

最近几年很火的美剧《权力的游戏》里面有一个人物,叫“小指头” 。他的一句台词,我印象非常深刻。这句台词是这么说的,“混乱不是一个深坑,混乱是一架梯子”。用这句话去看欧洲,你会发现非常适用。英国脱欧这件事,对英国来说可能是个坑,可是对于其他国家,比如荷兰,它可能就是一架梯子,一个机会。

本文作者:邵恒,得到APP副总裁,曾任《福布斯》杂志驻纽约、香港记者,真格基金高级传媒顾问,毕业于哈佛大学政治系,曾获耶鲁大学《CHINA HANDS》杂志评选“中美关系25UNDER25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荷兰是下一个欧洲门户?或将成为英国脱欧之后的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