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 发表于 2019-9-28 11:05:08

史上最大规模名画修复,热爱艺术的你要不要去围观?

今年7月,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立博物馆正式启动了名为“夜巡行动”的修复工程,对黄金时代荷兰最重要的画家伦勃朗的名画《夜巡》展开研究和修复。


图片:《夜巡》,图/荷兰国立博物馆

2019年恰逢伦勃朗逝世350周年,因此今年被称为“伦勃朗年”,荷兰国立博物馆在此期间推出了一系列与伦勃朗有关的艺术文化活动,继上半年的“全景伦勃朗”展览之后,“夜巡行动”又掀起了“伦勃朗年”的第二波高潮。


图片:荷兰国立博物馆外观,图/荷兰在线

“夜巡行动”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文物修复计划,这项工作除了规模大之外,最特别之处是此次修复将以全程公开的方式,向来访的市民和游客展示。国立博物馆还在其官网上进行了全球视频直播,让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都能够有机会目睹整个修复过程。《夜巡》已经在荷兰国立博物馆里陈列展出了211年,该博物馆为这项“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开修复工程”投入大量心血和资源,专门在这幅3.63米高、4.37米长、170公斤重的油画之外搭建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房间,供参访者在一定距离外欣赏。

高科技加持解开神秘面纱

《夜巡》的画面上如今一共有31人,但最初有34人。自其诞生近400年来,经历的移动、改变尺寸、人为破坏和修复多达25次。约在1715年,连同画框在内重达337公斤的《夜巡》被挪动到了新的阿姆斯特丹市政厅(即如今的皇宫所在地),由于尺寸过大,人们不得不将画布的四边都切去一部分,尤其是左边。

1975年9月和1990年4月,《夜巡》两度遭到人为破坏,分别被刀割和泼洒酸性液体。此次的“夜巡行动”,虽然说是修复,但由于作品既没有被移动位置也没有遭到人为破坏,因此相比起前几次的修复工程,更多地带有了研究的意味。

据项目负责人Susan Smelt女士的介绍,“这是一次难得的研究机会”,整个修复项目一共有25人参与,包括8名修复人员、10名研究人员、4名艺术史学家和3名专业摄影师。


图片:玻璃墙和扫描仪,图/荷兰在线

“夜巡行动”的第一阶段是扫描,扫描过程将持续两个月,之后进入为期一年的研究阶段。研究完成后,团队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修复方案并展开修复。团队成员都期待着从扫描和研究中提出更多的问题,并寻找解答,为公众揭开作品的面纱。

修复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各种高科技。例如,非不侵入式的宏观X射线荧光(macro-XRF)扫描技术,能够透过颜料层层扫描到画面深处。这项技术在2018年对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研究中就已经得到了使用,为人们带来了惊喜。这一次对《夜巡》的扫描,将分成56次完成,每次扫描都将持续24小时。目前,国立博物馆官网上已经公布了两段扫描过程的视频。


图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NBTC

深入扫描将产生12500幅高分辨率的照片。这是《夜巡》第一次接受全面高分辨率的扫描,在此之前还不曾有过对如此大幅的作品进行同类的操作。颜料颗粒等裸眼看不见的细节将在照片中呈现。

人工智能也将在研究和修复中得到运用。例如,扫描和拍照完成后,画布上的有机涂料将被数字化,如此得到的数据将首先由人工智能进行分析。测试人工智能在文物修复领域的运用,这也是研究的目标之一。尽管团队中不乏策展人、艺术史学家、科学家和文物修复专家,如此大量的数据如果全部由人工处理,显然是困难的。


图片:《夜巡》细节处,图/荷兰国立博物馆

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团队将有机会进一步探究《夜巡》诞生之初的模样,以及将近四个世纪以来它经历了哪些变化。至于修复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Smelt女士很坦然地表示:“在扫描结束前,我们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困难。”

全民参与公开互动,亲睹世界文化瑰宝

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国立博物馆除了在网上直播外,还在社交网络上与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们互动,解答各种各样脑洞大开的问题。例如,有人提问伦勃朗是如何将如此大幅的作品从工作室运送到别处的,也有人好奇重达167kg的画框被移去后,是否有机会看到画布的背面,还有人关心团队中有没有男性成员。


人们在博物馆内参观,图/荷兰国立博物馆网站视频截图

“公开”和“参与”的另一面是接受公众的监督。除了鲜花和掌声之外,团队也要做好准备面对来自各界的批评和质疑。当被问到“你会感到有压力吗?”的问题时,Smelt女士答道:“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兴奋。毕竟这样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平时我们也没有机会去仔细研究。”

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夜巡》的扫描也即将结束。中国十一黄金周假期期间相信有不少游客将前往荷兰旅行,无论你是不是伦勃朗的粉丝,今年国立博物馆的各种文化活动都值得前来围观。

除此之外,其他与伦勃朗有关的主要景点还有阿姆斯特丹的伦勃朗故居博物馆,以及将于2019年11月2日在莱顿De Lakenhal博物馆开幕的“年轻的伦勃朗”展。

对于文化艺术藏品,修复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是能修复已经是一种幸运。历史上曾有大量艺术作品因为种种原因被彻底毁坏,有些甚至无处寻觅。对于现存的作品,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在参观过程中带有保护意识,根据当地艺术管理机构的提示,最小化对作品的损伤,让人类文化遗产能够传承得更久远,希望此生伦勃朗的《夜巡》无需再被修复。

转载自联合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上最大规模名画修复,热爱艺术的你要不要去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