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支援!曾研发出全球首个冠状病毒抑制剂的德国教授来到中国
据德国当地媒体1月22日晚间报道,来自德国吕贝克大学的冠状病毒研究专家罗尔夫·希尔根菲尔德(Prof· Rolf Hilgenfeld)已办完中国签证,正在飞往中国的途中。随后,吕贝克大学的官方推特也转发LN Online的报道并确认了这一消息。这位“德国白求恩”带着最新研发的抑制病毒药剂飞往中国,这种药物或许可以在之后有效地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这个药剂不是短时间内研发出来的,而是经过十几年的关于SARS病毒和冠状病毒的研究,得出的结果。
来华出发当天,希尔根菲尔德在接受上述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的团队研制了针对SARS病毒的抑制剂,此次前往中国,他带来了其中最好的两种。
据此前报道,经数据分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相似度为80%,与2017年2月从国内的蝙蝠中采集到的相关基因组序列相似性最高,相似度为88%。
希尔根菲尔德表示,他会把前述抑制剂送到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测试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
希尔根菲尔德在采访中称,他不会直接飞抵武汉,他未透露自己将飞往哪座城市,也未透露具体行程安排。据吕贝克另一家媒体报道,希尔根菲尔德此次中国之行是一趟早就计划好的私人行程,并非专程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来的。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在蛋白酶区域的相似度很高,希尔根菲尔德认为,他所携带的抑制剂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将会与对SARS病毒的效果一样。
不过,希尔根菲尔德同时表示,相关药物还需要很长的研发过程,包括进行动物和临床试验。
目前,由于平时感染者较少,大多数医药公司对研究这种发生频率不高的病毒并不感兴趣,未重视针对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
此次,冠状病毒研究专家、德国吕贝克大学教授携带两种抑制剂飞往中国,效果有待求证。虽然这两种试剂都是针对SARS病毒研制的,而且还将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测试,但人们对此充满了期待。
罗尔夫·希尔根菲尔德 (Rolf Hilgenfeld),德国生化学家、病毒研究学者,现任德国吕贝克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罗尔夫出生于德国哥廷根,1981年从哥廷根大学取得化学专业硕士文凭,后在柏林自由大学取得博士文凭。1995年,他被任命为耶拿大学生物化学结构研究教授。2003年,他转任吕贝克大学生物化学系主任。
罗尔夫在病毒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著名,2016年他和团队解析出2003年中国SARS疫情冠状病毒的三维立体蛋白酶结构,并研发出全球首个病毒抑制剂。
2016年他和团队解析出寨卡病毒的三维立体蛋白酶结构。从2003年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与罗尔夫教授就在SARS抗病毒领域有着长期的紧密合作。
期望本次能与中国再次联手,对抗疫情!
大爱无疆!希望罗尔夫·希尔根菲尔德教授此次中国行平安!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信息来源:德国媒体、澎湃新闻、维基百科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