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收藏本版 已有39人收藏 +发表新主题
查看: 231|回复: 0

荷兰政府的对华政策将迎来重大转向? 智库学者罕见集体为中国发声!

[复制链接]

荷兰政府的对华政策将迎来重大转向? 智库学者罕见集体为中国发声!

Rocky猫 发表于 2025-1-23 19:49:45 浏览:  231 回复:  0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Screenshot 2025-01-23 at 18.43.53.png

荷兰volkskrant在去年年底刊载了一篇社评,有关于荷兰智库专家们对于中国问题的看法。这篇文章罕见地“转向”:没有一边倒地宣扬「中国威胁论」,反而是很多中肯之言,肺腑之言。
从这篇文章,小编窥见了中荷关系可能在今年会开始“融冰”,慢慢好转

文章题目《停止恐惧的言论,中国值得被理性讨论》
正文开始:

很多时候,在有关于中国问题的分析中,中国被描绘成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变态”。但是中国也是一个合作伙伴,很多时候还是一面镜子。上周(去年12月初)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布鲁塞尔发表了讲话,强调战略合作的重要性与充满地缘紧张的世界局势。他提到中国是一个挑战,需要欧洲团结且面对现实。

Screenshot 2025-01-23 at 18.46.00.png

的确,欧洲不应该一脸天真地面对中国。但是也不能忽略在与中国的关系中还有另外一面。如今,把中国推到墙角并视其为“我们敌人”太过了。很不幸的是,多年来荷兰的公众舆论对于中国被恐惧与“想当然”的情绪所占据。中国在经济、技术以及地缘政治方面的崛起被视作为一种威胁,但这也不难理解:中国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玩家,让荷兰这些发达的经济体感到其日益增长的竞争力,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全部。

这种“恐惧应对”的方式忽略了情况的复杂性,并且陷入了一个固定模式。西方习惯性地将中国视作单一的角色,仿佛14亿中国人像是机器人一样(没有活力)。分析中国议题的语气就像面对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变态”,想要控制全世界。这样做就将中国框成了一个纯粹的威胁者,而不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全球玩家。这样做就很难对其展开讨论,分析利弊。

首先,这让我们目光短浅。将中国单纯地定义成地缘政治与体制的竞争者,我们也丧失了向中国学习并受益的机会,比如其强大的基建能力,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环保技术,数字化等。
另一方面,与其只关注中国可能带来的危险,我们也应该关注中国的崛起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有好有坏。欧洲的基础设施陈旧,官僚体系运作迟缓,而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高铁系统,让数百万人脱贫,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也一马当先。

Screenshot 2025-01-23 at 18.47.29.png

其次,这会加剧双方的互不信任。这会阻碍两国在国际事务,比如应对气候变化、贸易和移民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因为这需要两国的信任为基石。

第三,这也忽略了中国面临的内部挑战:贫富差距、老龄化人口、消费信心不足,经济增长放缓、失业与通货紧缩,房地产危机等等。不仅要认识到中国面临的问题,也要意识到这些危机也可能会冲击到我们。我们需要从中学习中国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如果没有,那就要吸取经验教训。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其GNP占比全球的数据在下降。与此同时欧盟也出现类似情况:欧洲生活水平依旧很高,但是其经济占比世界经济的规模在下降,从1970年代的三分之一将至今天的不足五分之一。

理性地在有关于中国的议题上进行讨论需要我们接受现实,而不是用恐惧去描绘一幅画面。中国并不完美,但是那里也是14亿人的家园,是与世界连接与互动的。

所以,这需要我们采取务实的方法:该批判的时候批判,但是也要着眼于有合作需求的领域,比如在贸易、投资、科技、创新、气候政策。此外,情绪化必须要从讨论中移除。比如“善与恶”的二元对立话语体系必须被替代为成熟的基于实际的分析:中国不仅是一个挑战者一个竞争者,也是一个合作者(某些情况下)还是一面镜子。

Screenshot 2025-01-23 at 18.49.04.png

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非常成功,比如生产了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并且将可持续科技产业变得可以盈利。另一方面,中国在新科技领域的重视也让欧盟要更加注重战略发展的平衡性。此外,我们也应该将公众对中国的讨论上升至另一个层面。单纯地恐惧或者想当然地下定论不应该是值得推荐的方法。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提醒,这清楚地表明西方不再是无可争议的世界中心,这也为何欧洲要当自强,加强在创新与制度方面的优势。合作与竞争可以同步进行。

特朗普即将上任成为新任美国总统与中国的崛起给了我们新的机会:重新定义欧洲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并且与美国之外的其他力量建立伙伴关系,中国也是一个可能。一个强大并且更加独立自主的欧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只有超越威胁论这一视角,我们才可以面对以中国为主要角色的复杂多变的世界。(完)

Screenshot 2025-01-23 at 19.05.01.png


这篇文章有三位作者,值得介绍:

Floris Harm是荷兰莱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LeidenAsiaCentre)的执行董事;Frank Pieke是莱顿大学的教授,莱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前任董事;Florian Schneider也是莱顿大学教授,也是莱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之一。

这也是小编意识到荷兰可能要在中国话题这一方面发生态度转变,由之前的“无脑黑”恢复一些理智。让我们期待今年能迎来中荷关系“融冰”,两国之间友好交流,国民之间相亲相爱!

原文:https://www.volkskrant.nl/column ... eel-debat~b46b187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舵手

210

主题

16

回帖

1766

荷兰豆

舵手

积分
2067
最后登录
2025-2-5
本站推荐
值得集运-从中国国内发快递到欧洲的靠谱选择
值得集运-从中国国内发快递到欧洲的靠谱选择
提供从中国内地到荷兰的私人小包裹的跨境空运服务,拥有自营的空运渠道和专业清关团队,最快可以6个工作日送达。
本周热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