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萌还记得第一次到荷兰,刚下飞机晕晕乎乎的时候吗?
眼见“扑面而来”的荷兰人,他们好像都长一个样!
初来时,无论是出门所见,还是上学、上班,遇到的荷兰人,或者其他西方歪果仁,统统都是一个样儿啊!
要是再遇到个荷兰举国欢庆的盛事……
装扮大同小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满眼的橙色打扮+长相差不多的人们,真的就是一个个欢快的橙子啊!
不知道你萌当时是否与菌有一样的怀疑:难道水土不服的症状,不一定是腹泻呕吐?还可能是影响记忆力,造成脸盲? 庆幸的是,在这儿待了几个月后,这种症状就慢慢好转了:老远看到同学也能认清,再也不会冷漠脸了;各科老师也能对得上号了,不会每堂课都觉得是新老师了;也能分得清室友谁是谁了……对自己智商的担忧,终于可以消减了。
可还是偶尔会遇到尴尬的场景:
比如,A同学上课一直聊手机,但是教授又说不出谁是谁,于是只留下了“亚洲人上课不认真”的印象,可惜了B、C等同学一直都勤勤勉勉地上课。
再比如,一周见一次的羽毛球教练,在前3个月的课程中,每次都如第一次见面一样,客气但高冷的问菌的名字,然后进行测试来了解球技……难道上次一起在场上厮杀的人不是她?还是每次下课后教练都清空了记忆?或者她根本就不记得?
但奇怪的是,这样的情况在本国小伙伴身上却从未发生过。听说过选择性失忆,难道脸盲也有选择性的?
异族效应
经过科学研究证明,其实这是由于“知觉窄化(perceptual narrowing)”而造成的异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即无法分清外国人的长相。
从表面看来,“异族效应”和“脸盲”的表现都是认不出人,但是前者是认不出异族的脸,后者是认不出大部分的脸。
怎么判断是异族效应还是脸盲呢?
这4个标准可供测试一下: 即便是熟人,也会形同陌路; 只能靠细节记住人; 人与人名经常对不上号; 整体记忆力不如常人。
如果满足以上4个条件,即为脸盲。但若不是,只是单纯不能记住歪果仁的话,则为异族效应。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短发黑人穿西装,总是以为是联合国前主席安南。
或者看到嘻哈范儿的黑人,戴着大金链子小墨镜,就等着他们哟哟切克闹地来一段freestyle……
还有新追的欧美剧,也闹不清谁是谁的妈、谁和谁有不可描述的关系……
相应地,歪果仁也不是都能准确区别出亚洲人的长相。哪怕是公众人物,媒体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夸范冰冰火辣的推文,图片却是李小璐。
难道西方媒体觉得肤白大眼低胸的中国女星只有范爷吗?
还有当年成龙的儿子房祖名被捕的事件,媒体的配图竟然是王力宏!OMG!他们俩哪里像了?王力宏的千万粉丝都沸腾了啊!
还有现在形形色色的小鲜肉们,对于西方媒体来说,分辨难度系数绝对是高玩级的大家来找茬!
如何克服异族效应
那异族效应可以克服吗?
作为一种极其常见的心理现象,扭转异族效应可以:
反复接触
与外族人士的接触越多,异族效应就越弱。
遗憾的是,反复接触并不是一个立时起效的办法,这需要长时间地反复接触不同种族的人士就能够帮助我们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改善异族效应。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荷兰待久了之后,各位能够分得清荷兰人的原因,这是我们的自我“治愈”啊!
相比于文化冲撞,原来海外党出国竟然还有这么一道隐形障碍!不过不用担心,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各国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开放,异族效应在人类社会中的影响正在慢慢消失。
注意:以上结论不适用于人类科技发展后的某个国家。
编辑:N (荷兰生活网编辑,来源:央视新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