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病”
(荷语:Hollandse ziekte)是一个和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术语。是指由于出口自然资源,导致货币汇率上升,因而工业出口减少,国内制造业衰退的现象。
“荷兰病”这个术语在1977年由《经济学人》创造,用来描述荷兰1970年代因为石油行业急剧扩张而带来的国内经济危机。
1959年,荷兰格罗宁根天然气田(Groningen gas field)被探测到以后,能源行业的上中游产业空前繁荣。在50年代荷兰婴儿潮时期出生的荷兰大叔跟小编说,壳牌高峰期整得像中国的“大单位” 似的,公司可以为部分公司人的生老病死负责到底。
在1973年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欧洲天然气出口大国荷兰由于能源价格高涨而从天然气出口中获得大量收入,这些收入大大提高了国家社会福利程度。
然而,随着天然气出口的增加,荷兰本国货币荷兰盾的汇率也随之上升,劳动者薪水也同时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攀升,本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急速下滑,造成经济恶化。
70年代荷兰国内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各个除了能源行业的其他国内制造业部门(特别是大量依赖手工工人的产业)因为整体成本的上涨,开始裁减外籍劳工。
70年代这场经济危机为后续的社会危机埋下了小种子。族群融入问题,阶层分化问题,随之而来。虽然荷兰政府在80年代进行的挽救性的福利制改革在养老和青年就业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社会日益分化的事实还是让NRC报纸的政论专栏作家Tom-Jan Meeus忍不住吐槽说,当下的社会分化,是新世纪以来的“新荷兰病”——“Kloofhoop”(Meeus自己生造的荷兰词汇,英文勉强译为“gapping”)。这种社会病的意思是:喜欢人为设置一些障碍,故意diss别人,抬高自己,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分化。
【这么做,没盆友啊大哥!】
比如,三天两头就有人吐槽说移民群体脏乱差。有技术的diss没技术的。有文化的diss土财主。城里的鄙视村儿里来的。
Tom-Jan Meeus说自己是从村儿里出来的,通过努力考上大学,现在也算成为了一个知识分子。他觉得他们那个时候没有人会吐槽谁“是不是村里来的”问题。
他说主要还是因为国家给年轻一代人的社会福利减少了,年轻人不得不拼出身,拼学历,甚至拼性别,在社会上存活。他觉得国家要对荷兰社会的这一现象加以重视,提高年轻人的福利待遇。
否则荷兰很可能重新出现70年代那种社会危机。
来源于:中荷商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