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留学生的自我修养 ID:lxsdzwxy
“穷不是生活的原罪, 混吃等死的你才是。” 根据《2017年留学白皮书》数据调查显示,2017年中国留学生家庭状况,仅从家庭年收入这一项看来,年收入在50W内的占到65%。年收入在100万以上的家庭所占比例不到15%。
图源:《2017留学白皮书》
2016年我国留学总人数在54.45万人,自费留学人数为49.82万人。自费留学人数占到所有留学人数的90%,留学平民化趋势也在不断凸显。 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被陆陆续续送出国,跟那些家庭条件优渥的孩子有所不同,这些孩子有的真的是“倾家荡产”,“砸锅卖铁”去留学。 甚至,一些学生的家长非常坦白的表示:“为了孩子能留学,就算是卖房也在所不惜。”因为,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 可是他们的孩子,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倾尽全力送他们去上学,他们就真的能在国外惦念着父母的辛苦与良苦用心吗?
我有一个朋友小A,是在参加一次社团活动认识的。 朋友圈的假期今天不是去圣托里尼,明天就是去斐济。朋友圈里的她有着耀眼的光芒,看遍这个世界的风景。在大堡礁潜水,在迪拜跳伞,打卡全世界。当然,出去吃饭还要五星米其林。 最新款的包包就算不买,但一定要熟稔于心,如数家珍。最热门的口红色号一定要入手一只,护肤品要全套大牌。 后来,坐了一趟航班回国。在机场见到了小A的妈妈,跟她的光鲜亮丽相比,身边的妈妈穿着不能再普通的衣服,佝偻着背,跟她明显不像是一个画风。那一次,非常疑惑,但觉得可能是小A妈妈人比较低调吧。
再一次见到小A的时候,是在学校。那天就在闲聊,问起小A为什么要留学?小A说觉得国外生活的更好一点吧,没有那么多顾虑,看起来像是活在当下。至于学业,就是凑凑合合马马虎虎混个学位证就好了。 不过,她叹了一口气说:今年不行了,爸妈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够宽裕了。当时为了能留学,我家卖了一套房。我就觉得我有“资本”去挥霍,去体验生活了。 当初本科毕业,其实爸妈不是非常想让我留学。一方面确实是家里条件支持我留学很难,另一方面家里人觉得女孩子嘛~本科就够用了。 但是,当时的我执意要走。就觉得国外的月亮更圆啊,能认识到更多条件很好的同学。哈~当时还想着能钓个“金龟婿”。现在想想,自己真的是太天真了。
当时也想着出国留学能有个“镀金”文凭,回国也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拿到更高的薪资。后来看了看陆续回国的同学。发现“留学”这项经历已经不是“硬通货”了,大家都知道其实不是每个留学的同学都是“精英”,混日子的不在少数。 可是,当时爸妈也拗不过我,最开始想着东拼西凑,后来算了算还是差一部分,爸妈就卖房了。最开始,我也有压力。但是后来,钱花着花着就麻木了,也在欲望中迷失了自己吧。 留学之后,也认识更多家里条件很好的同学。所以,为了混进他们的圈子,很多时候都是打肿脸充胖子。 但有时候圈子这个事情很玄妙,你不是这个圈的怎么削尖脑袋都挤不进去。慢慢的时间长了,就觉得大家的消费观差的还是蛮多的,每次编理由问爸妈要钱,从开始的有点愧疚到后来的心安理得,大把挥霍。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本科就要毕业的时候,对于未来挺迷茫的。留学也算是一种逃避吧,不想太早的进入社会。考研又担心考不上,不如写文书拿offer来的更省心也感觉更稳妥。 现在想想,挺对不起爸妈的。也不知道未来回国找工作怎么办,硬着头皮过下去吧,还能怎么办呢? 还记得出国之前,拍着胸脯跟爸妈说:“我一定在国外混出个样子来!为什么你们的穷要让我来买单?你们不能为我付出一点什么嘛?” 现在想想,是因为当初这些令人伤心的话,所以才让爸妈卖了他们攒了一辈子的钱才卖掉了房子吧。
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留学生来说,留学不是逃避真实生活避风港,留学也不是满足你所有虚荣与幻想的伊甸园,留学是在你意志坚定,明确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之后,能历练自己,也能让你离梦想更近一点。 如果你在国内就是浑浑噩噩,不清不楚的混日子,父母又不能为你的这些行为埋单时,当然,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父母也没有义务为你的错误再为难了,留学对于你而言,就仅仅只是不要再苛求父母了。
|